你的孩子是否有一条后路?
添加时间:2020-11-16
每个青少年,在自我毁损之前,都经历了九曲十八弯的心路历程。如果一个孩子说自己情绪不好,可能父母们会觉得孩子矫情,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谁更容易,在现实生活的毒打下,父母们可能也大多表面哈哈哈,内心正在被生活的焦虑炙烤着。
如果一个孩子说自己没有朋友,父母就更加不会在意了,毕竟青少年在学校交的那几个好朋友可能大部分在几年以后就止步于同学录中,对于以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职场晋升,相亲恋爱...是一点忙都不上的,算不上珍贵的人脉。
如果一个青少年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父母们更大概率会觉得自家孩子是无病呻吟,毕竟不是每个父母自己都能想明白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反而会觉得孩子是闲的慌,先来三个辅导班充实一下人生吧!
当父母们精准错过了孩子的每一个求救信号,孩子们还能做什么呢?
沉迷游戏?进入一个虽然虚幻但美好的世界,至少有种幸福感。但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看到孩子自毁前程比看到孩子痛苦更加令父母痛苦,一个孩子整天沉迷游戏,基本等同于宣告这个孩子读不好书,以后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不仅孩子受人指点,父母也颜面无光,沉迷游戏的青少年是广大父母一定要挽救的,绝望极了的父母还能给你送杨永信那里去,就问你怕不怕?
当孩子们的生命能量一路走低,有的孩子会启动厌学,休学,辍学方案,父母们这时候如果还没有醒悟孩子需要充电,而是认真来修理孩子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动用“大杀器”:自残自伤甚至自杀。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统计数据: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在中国,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都有1000起事故隐患,也就是说,每一个自杀的孩子背后,可能还有1000个有自杀隐患的孩子。
01
青少年为什么容易出问题?
2018年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01
身心的变化
青少年阶段的孩子,身心发生剧烈变化,第二性征发育,女生初潮,体内激素和神经元大量巨变,开始寻求更多独立,不让父母进入自己房间,追逐一些奇装异服,越来越喜欢和同龄人待在一起。
01
人格的解构和重构
青春期意味着婴幼儿阶段潜伏的问题暴露出来,青少年体内的性能量与攻击性蠢蠢欲动,俄狄浦斯情结重新被激活,自恋力比多增加,对父母的兴趣和崇拜锐减,转换为对其他客体的力比多灌注,对童年的哀悼 ,抽象思维认知发展,形成新的自恋模式......
用一句人话说:混乱而热烈的青春开始了,生机勃勃的青春开始了,万物生长的青春开始了......
青春期孩子的原有人格机构在生理变化刺激和文化角色设定的双重作用下,必须发生很大的改变,不然就无法成人。成人的标志是获得稳定的身份认同,但身份认同不会在青春期就完成。
02
无法理解孩子的背后是父母的恐惧
青春期发生的巨大动荡中,情绪是最容易被触碰到的奇点,但是父母对青少年情绪的关注很少,而青少年抑郁的群体数量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庞大,父母社会对他们的不理解和忽视加深了孩子的绝望。
抑郁症的发展其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最开始可能只是单纯的心情不好,后来,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持续低落一两周,而这些小事仅仅可能是老师或同学的一句话或父母的一个表情。
再接着可能是睡眠不好,失眠焦虑,每天都半梦半醒,迷迷糊糊,也会伴有头晕,身体劳累,肠胃不适等症状。
再后来可能就是对所有的事物失去了兴趣,不想见人,不想和人说话,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身体所有的力气被抽走,脑子里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出来,比如死亡。
这时候任何外界的刺激,比如家庭氛围不好,人际关系压力,学业压力,都会把一个孩子推向绝望。
很多父母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不愁温饱的孩子会情绪低落甚至抑郁,他们不知所措也无从下手,父母们通常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支持孩子走出困境。
但更多时候,父母们潜意识里并不愿意去直面孩子的问题,因为一旦父母们开始深刻理解孩子的症状,可能都意味着父母们需要开始直面自己的身心问题,关系问题,家庭的结构问题......孩子是家庭的镜映,映射出一些父母和家庭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被看到并得到改善,但每个人面对自我修正,都会有本能的抗拒,甚至是恐惧。
03
青少年问题的几大主要来源
01
原生家庭
很多父母对子女的伤害是长久持续的,尽管有一部分是在成年之后才被意识到。但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和早年父母的养育方式的确有很大关系。
有的孩子小小年纪被迫长大,和父母一起承担家庭的重任,陷入“长兄如父,长姐如母”的漩涡,角色的混乱颠倒足以击垮任何小孩,既无法摆脱焦虑,也无法对抗情感缺失和孤独无助。
有的父母自身的情感需求过于浓烈,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需求,无法给予孩子情感回应,这样的孩子因为情感需求及思想从未得到鼓励,成年之后可能会依赖外界的肯定才能自我确认,并且依赖“被需要”的感觉,矛盾且执着。
张沛超老师:“社会底层家庭,单亲家庭,功能不全的家庭......心里都要有个数,有的时候,一句话,一个白眼,就是最后一根稻草了。”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也没有完美的孩子,生命的平等在于,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在曾经受过的伤中,拥有更好的人生。
02
创伤事件
长期被父母谩骂斥责的孩子,父母关系恶劣的孩子,失去至亲的孩子,在学校遭遇霸凌孤立的孩子,被老师羞辱排斥的孩子......孩子越小,越无法招架这些痛苦,身心的敞开会带来强烈的痛楚,孩子没有处理伤痛的成熟度,试图将自己的心练成铜墙铁壁,但这墙壁并不结实,当有外在事件触发了某个点,就像在这墙壁上推了一把,有时候并不需要多大的力气,这墙就轰然倒塌,一地烟尘。
03
家族事件
心理学家卡德勒说:“生命中不幸的一个事实是,大部分人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于家庭和父母,并且,这种磨难可能会代代相传。”
人们很多时候无法意识到创伤带给自己的影响,更加无法识别父母辈甚至早期的家庭成员经历的创伤与自身命运的关联。而创伤的能量会透过基因传递给家族的后代,同时,在成熟的时机,如果这个创伤被曝露,看见,疗愈,某个特殊的行为,症状有可能缓解或消失。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青少年的工作,因为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祥和天下系统排列专业实战督导班
庚子·十月·青岛
刘鹏导师:
排列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选择。成为排列师的道路没有尽头,只有超越。
勇敢而不带目的性的行动,
对未知的事物持有开放的心态,
尊重并承认生命中呈现的一切,
我们永远需要成长和清零。
作为排列师,
我们每个人都极其普通,又极其重要。
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在哪个时刻,
我们就影响了一个生命!
刘鹏导师弟子班排列师督导小记
01
张桂梅老师
二级心理咨询师
刘鹏导师第三届弟子班系统排列老师
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老师
桂梅老师:
我所在的学校,每天都有孩子来找我,这点我是高兴的,不是因为孩子生病了高兴,而是因为无论孩子处于怎样的身心困境中,能够来找我,就代表着他又多了一些让生命改变的机会。
大城市孩子的各种身心障碍及疾病的确诊较高,不是因为大城市的孩子压力更大,而是因为这些孩子的父母整体素质较高,对身心障碍疾病的了解更多,孩子的评估和就诊率较高。
大城市之外的家长和孩子,对“焦虑”“抑郁”的理解是很匮乏的,所以直到孩子出现较为严重的自残自伤的行为,父母才开始意识到事情很严重。
不要小看每一个孩子灵魂的灵敏度,那些陪着某个同学来找我的孩子,自己可能也有相同的症状,那些有类似症状的孩子,隔着几个年纪班级也能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彼此的灵魂闻得出彼此的味道。
很多我长期工作过的孩子见到我是不会和我打招呼的,我完全理解这些孩子的内心,我一定不会打扰这些孩子,但我一定会在内心默默祝福这些孩子,希望他们的生命更结实一些!
02
王筠老师
国家助理社会工作者
刘鹏导师第三届弟子班系统排列老师
王筠老师:
我最开始一点都不相信我可以成为一个排列师,我甚至没有想法要成为一个排列师,我只是想好好自我成长。但命运真要想让你做点什么,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走了很远了。
刘鹏导师曾经说我不是那种顶尖天赋的学员(注:此时刘鹏老师肉眼可见的尴尬地微笑了一下)。我最开始只是利用空闲的时间不停地做读书会,关键是不停,一个人的时候也做,没有人的时候我就自己读书。后面我就请刘鹏导师来做排列的课程,你们知道我招到几个人吗?1个人!我都要崩溃了,但是成年人嘛,都是一边哭喊着着一边咬牙奔跑,现在的工作坊每次都有60人左右,这期间我做了100多场沙龙,这几年我就是这样稀里糊涂成为了排列师。
我现在自己带排列的课程,带个人成长的课程,我不知道我是怎样成功的,我只是去做我可以做的。
突然想起杨超越在团队告别晚会在舞台上哭着说:“老天也会宠爱我们笨小孩的!”其实老天宠爱的,是一直努力奔跑的小孩,为王筠老师打call!
刘鹏导师
祥和之旅系统排列工作坊·宁德站
国家卫健委下达文件,七成以上的中小学建立心理辅导室,所有高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给孩子们铺路,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好的出路在哪里?
成为情绪稳定,人格健全,不把自己的负担甩给孩子,不吸食孩子生命能量,不寄生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出路,同时,也许是孩子唯一的一条后路!
海灵格教育:
洞见孩子的灵魂
我们都深植于一个家族系统,除了你的父母和他们的兄弟姐妹归属于这个系统,祖父母,曾祖父母及他们的祖先,都归属于家族系统。还有更多的人,出于某种重要的原因,也归属于这个系统。
系统里的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归属权利,每个人都对系统产生影响,如果有人被排除,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都会有另一个人与之共振,有时候,是一孩子。孩子会表现怪异,也许会生病,具有攻击性,甚至犯罪,患有某种精神疾病,任何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因为家族里的孩子怀着爱去看向某个被排除的人,并且透过自己的行为,迫使我们也去看向那个被排除的人,带着爱去看。
如果我们允许,所有的孩子都是美好的,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带着爱看向孩子,还要带着爱去看他们所看向的地方。
刘鹏系统排列学院课程体系
刘鹏系统排列学院2020课程排期
刘鹏导师2020系统排列课程安排9.26更新
祥和天下:
电话:15806567877 (微信)
电话:15928990865(微信)
让我们共同期待2021年2月20-21日(正月初九、初十)刘鹏导师系统排列工作坊的开启。
联系人:王老师15562979996 齐老师18653952722
报名地址:环球中心城C座8楼802
上课地址:待定
浏览次数: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