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后现代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现场案例分享
添加时间:2012-7-10
来访者:父亲—大学毕业后某单位上班,四十四五岁。母亲—心理治疗班学员,四十四五岁。儿子—高三学生,帅气的小伙子,十八岁。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理想是经商,做一名风险投资家。
(一)在家庭治疗开始便定规则:说好不说环、不允许现场说任何一方的缺点,只可以不作评价的谈事谈另外一个人,以免来访者泄愤,这样会使父、母、孩子三方都感觉不到伤害,每个人似乎都能得到咨询师的关怀。
(二)接着便了解三者的相互“关系”。因为所有的心理困惑和痛苦、矛盾都起源于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而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所以帮求助者找到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最重要。有些问题不是想解决就立即能解决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失的。所以有些问题你不需要处理它,咨询师要学会等—等待来访者内心的能量转化为正性能量,打破负性能量。在此过程中,咨询师只提问不回答、装傻,只告诉他:“我不知怎么回答你,你说呢?你怎么想?”所有权利只在来访者手里,咨询师只说出自己的感觉,不做道理说服,因为有时道理会伤人,所以只用技术和策略。
(三)对于不想读大学的高三男孩,咨询师便与其共情,先谈论世界知名富翁,总结所有富翁都是靠实践而来,不是靠读大学而来的。接着又明确告诉他,没有知识就等于没有眼睛,虽不读大学但必须勤奋读书,必须学会自己学习,拥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每天上网可以,但要知道,网络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而不是游戏的地方,把网络当成学习工具。
(四)对于男孩焦虑的父母,告诉他们,自己的理念影响着自己的情绪,不要两眼盯着不可改变的东西,学会接受,对孩子上大学不紧逼也不退让,跟随孩子享受生活,不要非把孩子变成我们—我们的走过的路不适合孩子,已经落伍了。
(五)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不问麻烦的问题—解决不了,只问你能影响来访者的问题,在细微的地方做文章,事情不要细节,仅在意事情发生时,来访者内心感受到了什么,一定想法让来访者说出正面积极的东西。因为“问题”本身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层面有多个,绕来绕去总能找出生活中积极的部分,加以强化,然后再还给求助者,并同时施加进去咨询师积极正面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扰动”,让求助者的认知结构改变,使其看到本身存在的问题积极的一面—症状会让更聪明地活着,慢慢的,把求助者的痛苦变软,最后再讨论可行性方法。
(六)李子勋老师在整个咨询中轻松幽默,用好奇心提问。漫不经心的口头语:“我不知道”、“开玩笑的”、“谁知道呢”充斥了咨询的整个过程。开始这些话听起来显得咨询师无能、认人厌烦、含糊其辞,总是不能爽快地说出一个具体办法,慢慢听来便明白:改变不可改变的东西会使人产生痛苦,如果来访者不想痛苦便不会想立即改变,咨询师是不可以做决定的,来访者所发生的改变是自己本身能量来决定的,咨询师的话虽有影响,但不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有点俏皮的口头语“我不知道”、“开玩笑的”、“谁知道呢”便可适当用在咨询中,让来访者自拿主意,自想办法,用其自身的能量尽快成长独立。
浏览次数:1511